当前无论是教育环境、教育理念还是学习者本身都发生的根本的改变。数字化教学装备广泛应用;教育的首要目标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和培养核心价值观;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数字原生代,学习方式高度个性化。在巨变中,作为一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唯有主动求新求变,欣然迎接新一轮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我校开展的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中,《广播电视导论》这门课程,积极响应,引入全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革新教学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出色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1.重构教学流程
为了迎接教学改革,在本学期前的暑假,根据本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轮教学改革的任务框架,课程团队认真研读《广播电视导论》课程的相关教材,梳理出知识结构,整合各种线上优质资源,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全过程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变传统的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
图1:《广播电视导论》智慧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师提前一周发布教学任务和资源,包含网络平台优质在线教学视频课、教学课件、相关文献等,通知学生按要求完成各项前置任务,掌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测试,掌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达成低阶学习目标。以第六次课《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为例,课前教学设计如表1,实际教学过程截图如图2。
表1:《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
教学目标重点 |
知识目标 |
1.了解民国时期我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 2.了解安新华广播电视的创办过程细节 3.掌握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历程 |
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知识点整合、概括、识记的能力 |
学习任务 |
1.阅读教材“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P50-P83 |
2.学习智慧平台教学视频和本次课内容PPT |
3.完成课前作业及测试 |
教师活动 |
1.智慧平台发布教学任务,上传教学资源 |
2.查阅学生教学视频学习情况;批阅课前作业、课前测试题。 |
3.诊断课堂教学学习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
学生活动 |
1.预习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教学基础知识的自学 |
2.完成课前测验题 |
3.完成课前作业 |
图2:第六次课学习过程痕迹
课堂上,教师主要承担知识精讲、通过问题和活动设置启发、引导、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翻转课堂等方式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协作的能力等,培养专业思维方式;同时,通过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引导学生价值观发展。同样以第六次课《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发展》教学为例,教学设计如表2,教学过程痕迹如图3。
表2: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发展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
教学目标重点 |
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 2.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3.表达能力 |
素质目标 |
1.融入延安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梳理专业理想,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
教学过程 |
1.教师活动——课程导入:电影《声震长空》中,士兵们在风雨中艰难地扶着广播天线架,防止其被大风吹倒的精彩片段导入课程 |
2.教师活动——专题精讲:根据课前预习诊断的课程难点进行精讲: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 |
3.学生活动——翻转课堂: 根据课前的预习,整合小组信息资源,梳理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过程”及其产生的重大意义,并与同学们分享 教师融入思政元素点评总结: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表现了极强的革命主义精神,就此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革命主义精神教育;同时对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 |
4.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完成课堂作业:“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展示进行点评分析,总结概括。 |
图3:课堂小组作业
课后,通过线上线下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帮助学生拓展提高,再以第六次课《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为例。本次课主要是学习我国大陆广播事业的诞生,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欧美国家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本次课后要求学生对比思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本次课的学习印象,同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思考,让学习活起来。
2.革新教学手段
(1)技术赋能,便捷高效,个性化教学不再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的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线上考勤,通过线上抽答、抢答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活跃性。同时,根据智慧平台的数据统计,时实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尤其是对一些数据优秀的学生,采取“重点培优,先进带后进,最终实现整体强进”的教学策略。
(2)分组有妙招,角色代入,团队攻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角色的代入感和增加文化氛围,在分组的时候,特意用了几个电台、电视台的名称来给小组命名,小组也不称组,称“台”,如“凤凰台”、“芒果台”、“翡翠台”“雷霆台”“风行台”“若水台”等,学生自己挑选小组名称,组员通过名称对小组有了情感链接,有了归属感、荣誉感,课堂活动更积极活跃。
(3)角色置换,主动学习更有效。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学习方向引导,学习过程监督,学习结果测评的作用,角色由原来的讲授者变为提问者、引导者、评价者;而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组成员间既相互协作,又互相监督竞争,学习状态明显好转,上课不再有睡觉、刷手机、走神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二、智慧课堂教学成效
1.学生学习状态明显好转
《广播电视导论》是大一新生的课程,学生们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充分好奇、憧憬,求新求知的欲望强烈,因此,一般情况下,学期初学生学习热情高,上课严守课堂纪律,听课认真,然而在传统课堂的学期后半程,青涩的大学新生渐渐适应了没有家长严防死守的管束,没有了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慢慢松懈下来,各种坏毛病就出现了。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学期,整个学期,学生的学习劲头饱满,精神头足,即便中期有些放松,但也未出现上课要么只刷手机不听课,要么趴在桌上睡觉两耳不闻教师说,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参与一个个课堂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图4: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2.教师教学更有成就感、价值感
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刚上课可能因为纪律性的约束学生还能专心听一会儿,但十几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就开始出现各种情况,最多的就是低头不语,有盯着书看的,有奋笔疾书写非课程内容的,有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也有胆大的窃窃私语的……教师讲着讲着,刚开始激情澎湃,慢慢看到下面学生的状态,越说月灰心丧气,到后来就唱独角戏,甚至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辛苦劳累却毫无价值感。但这学期的智慧课堂教学,教师角色转变,成了学习的领路人,向灯塔位学生指明方向,虽然教学设计难度加大了,但看到学生在课堂翻转、小组作业展示环节表现出的侃侃而谈、落落大方,内心很是感动自豪,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价值感油然而生!
图5:学生进行课堂翻转、作业阐述
3.教学评价显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表象看,确实收获了传统教学不曾有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院系督导听课、同行评课、学生评教等评价方式,也足以见证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带给整个教学环节参与者的不一样的体验。学生说“收获很多”“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当了好几把老师,会讲课了”“自学能力提升了”“学会了独立思考”“能积极主动发言了”“养成了小组讨论的意识”……
图6:学生麦可思评教截图
校内外督导评教效果也很好,在听完整节课后均给出了96分的评分成绩,如图7:
图7:校内外督导听课后评教截图
《广播电视导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高校属于不大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根据以往的传统教学实际情况,教师整堂整堂课讲,嗓子废了,喉咙冒烟了,而学生并不买账,评教结果远不如现在好。内容还是那些内容,教师还是那个教师,教学模式不同了,产生的教学效果却大大不同。可以说,本学期的智慧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