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智慧课堂(基础教育)

【案例分享】梁洵:赏空明月·探苏子心 |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31点击数:

一、教材及课文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古诗文,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并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文言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并明确了文言阅读和学习的一般方法和要求,因此可以完成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等任务。

学生容易从反复朗读中主动进入语言品析、感情理解等文学鉴赏活动中。但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视野有限,而且多为线性思维,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品悟文字的精妙,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就成为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蕴涵深厚。文章以极其凝练的语言,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月夜庭院景色如梦如幻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

教学将设置主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布置等环节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同时通过比较阅读,想象、思考、体味语言的妙处,感受文章的意境,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对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的理解则通过补白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及文风;

2.品鉴语言,把握苏轼笔下景物特点(重点);

3.对话苏轼,体会情感(难点)。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引入主题:月是空明月,人是何种人?

2.课前检测——作者、题目

3.自主学习——齐声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初探苏轼心境

   绘出苏轼“心电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4.合作探究与答疑解惑——深入苏轼内心

   合作探究一:赏析美景,探究心境

   合作探究二:理解“闲人”,探究心境

5.课堂活动与分享交流——对话苏轼,体验苏公心境

6.拓展延伸——月是空明月,人是何种人?

7.课堂小结——带着对苏公的敬仰,齐声朗读,力争背诵

8.随堂检测

9.作业布置


(西安藤信学校 梁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