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该著在研究对象上,均围绕《老子》文本展开,以楚简本、通行本为主要依据;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在思想流变中研究和诠释老子思想。老子思想具有流变性,是因为《老子》文本的形成本身处于流变之中,楚简本和通行本有较大的思想差异,尤其是楚简本关于“有”“无”的关系与通行本有根本性不同。笔者把老子的思想概括为八大特质,通行本《老子》的思想特质:“行胜于言”“人法自然”“道人合一”“圣人之道”;楚简本《老子》的思想特质:“情意之道”“内圣外王”“体有用无”“道恒自然”。
书评:
詹石窗(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
该著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系有创见而严谨的学术论著。
吕锡琛(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在扎实的文献考证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肯定“老子之道”的本体论意义,又提出了“老子之道”的实践性、“道”论在根本上是“行”论这一创见,将“行”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以“行”论涵摄体道论、天道论、修身论、治国论。这一诠释突破了侧重从理论层面论“道”的传统研究路径,更深刻地凸显了中国哲学打通形上与形下、神圣与世俗这一特征,有助于老子思想进一步融入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该书以专题的方式从“思想特质”的高度考察了老学通行本与楚简本的内在差异,对行与言,道与自然,道与人,道与情、内圣与外王、有与无等老学核心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论述,诚为一部富有创新气质的老学新作。
郭小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由衷祝贺《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面世!该著以“行不言之教”为老子的思想特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尤其注重文本与思想从先秦到汉魏以后的层流叠变,可谓正中肯綮,颇得真谛,定能为老学研究增添宝贵的新认识、新路径、新资源。
内圣外王有无间,
人地天道皆自然。
论情意,序行言。
古今合一得真传。
尧大
创新阐释,道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