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元学社与北京元学文化院合作举办线上道学论坛

作者:来源:北京元学文化院 发布时间:2022-08-01点击数:

由北京元学文化院、厦门大学老子道学传播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协办的第六届老学论坛于2022年7月30日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办,来自中宣部、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机构的12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100多人听取报告。会议由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研究员李健博士主持,西安外事学院校长、老子学院院长黄藤教授致辞。黄藤校长认为:对老子之道的探索有信仰、思辨、践行三种方式,缺一不可。黄藤校长向与会人员介绍: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是全国较早成立的高校老子学院,旨在构建“全人终身核心素养教育体系”,重建精神家园,以“幸福、健康的家园”为办院愿景,以“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院训,以“人法自然”为方法路径,在对大道研究与弘扬方面都进行了相关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中宣部理论局董京泉教授做题为《老子之道的实质》的主旨报告。董京泉教授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 因此对道的规定性及实质的把握, 成为更好地理解老子乃至道家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的关键性环节。老子所说的“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一切形下之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陈霞研究员做题为《道家之“道”的信仰特色》的主旨报告。陈霞研究员认为,“道”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其终极信仰对象。由于“道”具有“无”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信仰“道”就不是信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外在的他者,而是把不确定和变化本身接纳于其中。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将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对象往往带来灾难和冲突。另外,信仰“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道”把权力下放给人类,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对“道”的这种信仰,有助于人群凝聚、成长为一个有序、自由且有神圣感的社会。

第一组专题论坛,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徐仪明教授、中南大学哲学系吕锡琛教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郭小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尹志华教授分别就“老子、现代科学家与直觉思维”、“帝王注《老》之意义”、“《老子》自然疏义”、“《老子》德畜之释义”的议题进行发言。

第二组专题发言,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张丰乾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教授、香港树仁大学张喜仪博士、兰州理工大学张彦龙博士分别就“文老学派及其道论”、“《道德经》门的媒介哲学智慧”、“郭象《庄子注》的无为观”、“黄老的思维特色”的议题进行发言。书法家李德团先生就“书法与道德经传播”的设想进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