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师教学能力,实现学校发展的升级,11月22日、11月24日分别邀请雁塔区原语文教研员史建义与陕西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专家张雪莲老师深入课堂,观摩我校教师授课并与老师们展开研讨与交流。
01 九年级语文|梁洵

-课堂展示,研讨交流-
梁洵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语文《孔乙己》一课。梁老师以“边缘人”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索造成孔乙己成为边缘人的原因,课上设置交流讨论、角色扮演与辩论,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课堂结尾引导学生思考当代读鲁迅的重要性,阅读经典应勾连过去与现在,连结作家与自我。史老师对梁老师的课表示赞许,认为有效地利用了智慧课堂的优点,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有助于老师精准把握学情,梯度化的问题设置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02 八年级语文|张彩娟

-课堂展示,研讨交流-
张彩娟老师展示的是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一课。课堂上张老师引导学生集中精力,通过三级挑战:宏观挑战(篇章顺序)、中观挑战(段落中层次顺序)、微观挑战(句子顺序),深入感悟说明文的顺序之奥妙。
整堂课张老师角色定位准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最后,张老师引用作者茅以昇的话,引导学生把“奋斗”二字牢记心间。课后教研员史老师对张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课堂节奏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评课结束后史老师对我校后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并建议语文老师多读书,多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做到心中有语文,心中有学生,使全体语文老师受益匪浅。

03 九年级英语|李彩娜

-课堂展示,研讨交流-
李彩娜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英语《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Section A 3a-3c.》一课。本节阅读课为寓言故事,使用智慧课堂提前布置小组任务,课中进行小组展示,阅读分享,深度思考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张雪莲老师认为本节课亮点多多,阅读圈的运用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授课中智慧课堂的使用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张老师建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追问,让学生有深度思考。


04 七年级英语|张秋晨

-课堂展示,研讨交流-
张秋晨老师展示的是七年级英语《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一节听说课。张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做一日小小营养师,来学习有关食品的单词和句型,课堂上通过游戏、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并实践了我校智慧课堂的理念。最后让学生以营养师的身份对初中生的饮食提出建议,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精神。


教研员张老师对授课教师的基本功进行了肯定,并对本节课从创设主题到行课环节进行了点拨,同时提出了细致的指导意见,全体英语教师都获益匪浅。


05 八年级英语|周文霞

-课堂展示,研讨交流-
周文霞老师展示的是《Traditional food on special holidays.》主题阅读课。课堂以感恩节为主线索,课前让学生展示感恩节海报与视频来激活学生的旧知。读中通过略读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寻读,利用智慧课堂随堂测功能,让学生完成介绍感恩节的阅读任务,读后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让学生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该节日所吃的传统食物,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展示如何制作这些中国传统食物。整堂课主线清晰,层层递进,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成较好。


张雪莲老师强调要让学生多读文章,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在文章中找答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己根据文章画思维导图,去联想感恩节的画面,把图和语言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梳理归纳的思维能力。教学要以学生学会为目的,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经过此次深入交流与精细改良,我校教师纷纷表示要更加仔细地研读教材,钻研课标,要坚守智慧课堂引领下的以生为本的课堂,倾力打磨好每一节课,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这里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