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助力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创新和智慧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我校于10月13日下午在阶梯教室组织开展了智慧课堂培训活动。

会上,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训专家、数字化转型课改研究专家、上海特级教师、西安藤信学校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马九克老师围绕“进一步优化问题化学习的智慧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了培训。
马九克老师在本次培训中就国家课改方针、课堂教学模式、数字技术资源、融合创新应用、教师数字素养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变课堂结构,才能践行教育理念培养核心素养。
马九克老师指出,要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中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做中学、用中学、项目化、实践性的问题化学习活动,在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要坚持贯彻落实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十二字方针,真正落实“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参与者。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靠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才能落实。马九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1141”问题化学习的七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单元教学、教学环节、学业质量作为智慧课堂四大要素,以课程设计中的驱动性问题为导向,利用课程资源和教学流程,将知识融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问题化学习贯穿教学全程,以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标。
培训中,马老师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具体阐释了驱动性问题的具体要求:
1.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感受到学习的动力。且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2.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3.问题要尽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实践性、趣味性。
4.问题要难易适当,且有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多样性和开放性。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鼓励产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
教学中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马老师强调,模式不是固定的,要创新应用,各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课型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流程。

会议最后,马老师鼓励所有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碎片时间,积极思考研讨,革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教学副校长王峰对会议内容进行小结并对所有老师提出要求,我们要提高认识,开拓思维,积极进取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相信西安藤信学校全体教师定能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