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七方青年学术工作坊·学术新著研读——《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1点击数:

讲题: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

引言:朱一文

与谈:潘澍原 汪小虎 张丰乾

主持:李健

时间:20231222号(周五)19:00

腾讯会议号:749-2309-3307


主讲人介绍

朱一文

1981年生,上海人。科学技术史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SPHere)博士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访问教授。兼任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人、《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等职务。研究方向为数学史,近年来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史,及数学史研究方法论、数学哲学与数学编史学等理论议题。2014年起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硕士、博士生讲授《数学史》《科学史》《象棋文化》等课程。在国内外哲学、科学史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独著中英文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商务印书馆,202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际数学史学会颁发的蒙特卡奖(Montucla Prize)提名(2017年)、中国数学史学会颁发的青年优秀论文奖(2017年)和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年)。


与谈人介绍

潘澍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古代数学史、中外知识交流史、文本史。

汪小虎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初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1年,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多项。

张丰乾

哲学博士,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际老学研究》副主编、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老子学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职。曾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明裕”双周访问学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2006-07年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中国古典哲学、比较哲学及当代通识教育。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已在多处发表学术演讲。


主持人介绍

李健

文学博士,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七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命道学,著有《老子生命道学》,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道家生命哲学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期刊,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兼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研究员、《老子学刊》(CSSCI)编委。创办北京元学文化院,举办论坛多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



书籍信息

《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商务印书馆2023年9月。

数学(古时称“算学”) 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学科。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数学的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数学传统均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近代学人李俨(1892—1963)、钱宝琮(1892—1974)以现代数学方法整理中国古代数学遗产,开创中国数学史学科。自此以后,国内外学人纷纷以此为业,撰著数史名篇,是为旧史。本书另辟蹊径,以前人研究不多的儒家经典中的数学文献为基础,通过详尽分析揭示出中国儒家自南北朝起逐渐形成的独立算法传统,与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家传统并立于学官。作者进而以算学与经学之关系为视角,梳理儒家算法传统兴起、发展与衰落之全过程,进一步揭示礼学、易学、西学、考据学等与算学之互动,为“算为六艺之一”给出一个新的注脚,是为新史。